“挟尸要价”事实可确定(组图)
2010-08-24 09:28:30
作者:商文龙
晨报记者 李晓明
反映长江大学学生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,却被打捞公司索要天价打捞费的新闻照片《挟尸要价》获评中国新闻摄影“金镜头”奖。不想,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称此照片反映的是捞尸人 “牵尸上岸”,而不是“挟尸要价”,质疑其存在造假嫌疑,并呼吁取消其获奖资格。
为求真伪,“金镜头”评奖组委会组成调查组,赶赴荆州当地进行实地调查。昨日,记者从调查组获悉,目前争议最大的是照片中站在船头的捞尸人王守海所做的“手势”和“说的话”,对于这一细节,调查组向当事人双方以及校方进行核实,却听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。
对此,调查组负责人尹玉平表示,根据调查,目前照片反映的“挟尸要价”这一基本新闻事实可以确定,只是细节存在争议。而评委之一贺延光则表示,新闻照片只要新闻事实可以认定,即使在细节上存在小瑕疵,也并无伤大雅。
《挟尸要价》被质疑造假
去年10月,长江大学一群大学生结成人梯勇救落水儿童,最终3名大学生付出了年轻的生命,轰动一时。时隔大半年之后,一张新闻照片让该事件再次受到舆论关注。
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叫张轶,时任《江汉商报》摄影记者,当时在现场拍下了救人大学生牺牲后,渔船将他们的尸体打捞上来的情景。其中,一张刊出的照片取名《挟尸要价》,反映当时大学生救人牺牲后,打捞方却因索要“打捞费”而不肯马上靠岸的丑恶之举。该照片因其冲击力连续获得新闻摄影奖,更被评为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“金镜头”奖。
不想,在照片屡次获奖的同时,也遭来越来越大的质疑声。最先发出质疑的是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,他多次发文称该照片涉嫌造假,多个地方与事实不符,称当时捞尸人是指挥岸上人配合“牵尸靠岸”,而不是“挟尸要价”;至于为何不把尸体捞上船,则是捞尸业的禁忌。他呼吁评委会取消该作品的获奖资格。对此,照片作者张轶则通过公布全套作品进行了回应,称当时“挟尸要价”是一个过程,获奖照片只是反映这一过程中信息量最足的一张。
调查细节存在三种说法
为核实真伪,评委会组成3人调查小组,赶赴荆州当地进行调查。昨日,记者联系上调查组负责人尹玉平,他向记者透露,经过实地调查,目前调查组已经确认“挟尸要价”这一基本新闻事实是存在的,至于所争论的细节,调查组经过走访各方当事人,却听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。“目前最受争议的是照片中,捞尸人王守海站在船头的手势和语言。他的手势究竟是什么意思,他当时又说了什么话?”尹玉平告诉记者,作者张轶说,照片中王守海抬起胳膊的动作是不让船马上靠岸,当时他还说了“说好的三万六,钱到位了再往上拉,我只听老板的”这样的话。
但是,另一方当事人王守海则否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。王守海说自己是陈辛(打捞公司负责人陈波的哥哥)叫去的,只管捞人,报酬是按照老规矩,至于打捞公司收多少钱他也不知道。他当时“摆手”是为了指挥身后的同伴靠岸。
作为见证者的校方则又提供了第三种说法。尹玉平告诉记者,调查组向当时在事发现场的长江大学师生进行了核实,“一共问了七八个人,回答相当一致,他们说当时离船也就5-8米的样子,听到船上的王守海说‘你们往后退,散开,船要靠岸。’”
“三方当事人,三种不同的说法,肯定有人在捣鬼。”尹玉平表示,目前根据调查,以及当地官方和公安的说法,可以明确的事实是,当时打捞公司确实有“挟尸要价”,中断打捞的行为。“我的个人观点是,基本新闻事实已经确定,纠缠的只是细节,我们会把各方说法都向外界进行发布。”
评委称不该纠缠于细节
随后,记者又采访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,中国记协主办的“2009中国瞬间中国新闻摄影大赛”评委之一贺延光。他对记者表示,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新闻事实无误。就此事件来说,最关键的是要弄清三个问题:有没有挟尸要价?有没有开出天价打捞费?有没有在钱没到手时中止打捞行为?
贺延光表示,对于突发事件来说,对于时间的概念不一样,延误两三分钟都是延误。如果“挟尸要价”这一基本事实成立的话,那么其它的微小瑕疵都不会影响作品的新闻价值。至于王守海和陈波的关系,应该可以认定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,虽然“挟尸要价”的具体行为人是陈波,但王守海作为执行者,说他也没有错。
至于《挟尸要价》这一作品会否取消获奖资格,贺延光表示新闻事实确定的话就不会。“如果最后调查结果出来,事实有误的话,那就闹大笑话了。”
对此,尹玉平也表示,目前可以基本确定照片并不存在造假。不过,最终调查结果出来之后,照片可能还是要经过复议这个程序。
陷入漩涡中的三方当事者
[揭露照片造假者]
李玉泉:并未担任涉事打捞公司董事长
作为“揭露”《挟尸要价》照片造假最得力的人物,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随后也陷入舆论漩涡,有网友质疑,他不遗余力质疑造假是受到他人的委托或指示,并质疑其与打捞公司有利益关系。
昨日,李玉泉向中国新闻摄影“金镜头”评委会发出一份“关于质疑《挟尸要价》照片新闻真实性的几点说明”,在“说明”中,李玉泉表示对《挟尸要价》照片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是本人个人所为,没受到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委托或指示。仅仅是本人认为自己有义务向公众说明事实的真相。他强调,对《挟尸要价》照片新闻的质疑,是就照片本身新闻的真实性和对照片解读的真实性而言。同时是在广泛采集有关当事人的基础上,对照片新闻的真实性作出的判断。并且质疑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的,并不存在因照片获得金奖才质疑。
昨日,还有网友爆料称,李玉泉曾担任涉事打捞公司的董事长。记者昨日致电长江大学宣传部,电话一直无人接听。记者随后通过调查组证实,李玉泉并未担任打捞公司董事长,此前是长江师范大学教授,后来任博盈投资公司独立董事,目前为长江大学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宣传部长;荆州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。
[照片拍摄者]
张轶:遭遇压力辗转几个城市谋职
至于照片作者张轶,也遭遇到多方压力,甚至几度更换城市谋职。
记者昨日辗转联系上张轶,目前他已经躲到了“其他省份的某个城市”,等待着最终的调查结果。
张轶告诉记者,事发时他刚毕业,任职《江汉商报》,当天拍下照片传回报社。但是当晚有报社一名领导指示,删除了照片,并让他不要外传。后来,照片署了化名发表在《华商报》,并开始在一系列新闻摄影奖中获奖。张轶的身份随之暴露,年底,报社扣除了他的年终奖,张轶的人身安全也遭到威胁。“当时感到在当地已经呆不下去,只能选择离开。”离职后,张轶先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,接着到了湖南一家媒体工作。但即使这样,张轶仍感到不安全。“毕竟湖南离湖北太近了。”
目前,张轶在“其他省份的某个城市”做暂时的休息,手机也并不常开。至于接下来的打算,张轶表示,现在“金镜头”奖组委会已经着手调查了,他希望大家都平静下来等待结果。“谩骂对大家没有好处,对当事人各方包括我、对遇难者的家属都不是件好事。”
[照片中的主角]
王守海:聘请律师讨回名誉
另外一名当事人王守海,则成了千夫所指,几乎不敢出门。
他在接受调查组访问时,表示自己只是埠河轮渡运输公司的退休职工。当时陈波的哥哥陈辛通知他,让他带上滚钩去捞人,然后他就去了,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淹死了。他解释,按当地风俗,打捞的尸体都不上船。因为船大部分是自己家的,打捞别人的尸体,是不会搬上自己的“家”的,因为比较忌讳。当时他一直在船上干活,没有上岸,也不知道陈波谈价钱的事情。并且期间没有和陈波进行过电话联系。下午约五点多,打捞完后就回去了。
“事后,我得了530元钱,包括钩子的30元。也是事后,我才知道打捞的三个人的英雄行为。后来,这530元钱也退了回去。”对于照片,王守海表示并不知情,“因为我70多岁了,不上网。”
王守海的儿子表示:“我不知道这事,后来看了这张照片就一笑而过。但我们家人绝对不相信70多岁的人会挟尸要价。”
王守海说:“我做了一生好事,现在落了个骂名,我心里不舒服。所以我希望能恢复我的名誉,纠正事实。”目前,他已经委托了律师,起诉张轶侵犯名誉权。 (本文来源:新闻晨报